耳朵作为我们人体的“九窍”之一,在日常生活中若是稍不注意,往往也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耳鸣、耳聋等病症,虽然在绝大多数看来,耳疾应该是属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,但实际上,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均已经“未老耳先鸣”了,并且还特别顽固。
关于耳朵病症,其病因也很简单,其实就是气机运行不畅,出现了阻滞,毕竟耳朵属于“九窍”,可以和外在气机相连接,如果耳朵被堵住了,那么就很容易诱发病症,可这种因气机闭塞所引发的病症,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化解呢?接下来要说的这一妙方,或许就可以帮助我们。
这个方剂叫做“通气散”,是一个师出有名的药方,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《医林改错》,根据原文的描述,这个方剂主要“治耳聋不闻雷声”,可以疏通耳道,张至顺先生曾说过,《医林改错》里的药方其实并不多,但每一个药方都有其擅长的领域,虽不能保证可以百分之百的诊治好患者的病症,但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几率。
通气散主要由三味中药组成,柴胡、香附各自30g,川芎15g,研成粉末,用开水送服,早晚各一次即可,具有疏肝理气的效果,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和改善肝郁气滞、耳聋等病症。通气散可以说是治疗耳鸣耳聋的奇方,尤其是对经脉郁滞、清气不升所造成的耳朵病症,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,而这类病症用现代医学知识来解释,就相当于神经性耳鸣。王清任在很早的时候,就创立了这个妙方,并且在生活中经常使用,期间甚至还有长达二十几年的耳鸣患者,都在这个药方的帮助下,实现了痊愈。
那么,这个药方究竟是如何改善病症的呢?首先,方剂中的柴胡作为和解少阳的要药,具有理气解郁、宣通阳气的能力,可以直接进入少阳经,然后到达耳窍,来缓解身体病症。香附这味中药也很神奇,据说在很久之前,有一个江湖郎中,诊治了很多的病人,其行走江湖时,身上总不忘携带一味药材,这味中药便是香附,明代大医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说过,“气病之总司,女科之主帅”,香附药性辛香走散,微苦清降,可以疏调气机,散开郁结。最后的川芎,“理血中之气”,能够升散透达,上至头目,下达血海,中开郁结,让身体里的所有气机可以正常顺行,避免积滞。
不过,在中医里,“耳开窍于肾”,通常情况下,耳朵病症都会从肾脏入手,而这个方剂里的中药都是用于疏肝理气的,这实际上跟肝经的循行是密切相关的,肝经行走人体侧面,上巅顶,绕耳朵,同时肝胆互为表里,所以肝经的堵滞就很容易造成耳鸣耳闭。不过,中医认为,任何病症都离不开虚实,当然耳鸣也一样。
虚证是因为耳朵里的气虚不足,没有及时濡养,而实证就是病邪所致,水火相互交争在耳窍,上冲于耳窍,不能下降。医家王清任认为,我们身体里的气机是生命之源,气机的正常升降和运行,都会对身体的其他脏腑构成影响,我们的所有生理活动,也都跟气机有关,所以,在《黄帝内经》也这样说过:“非升降,无以生长壮老已”。
而根据这一解释,我们也可以看出,耳鸣耳聋的出现多跟这2点有关,一个是脑气和耳窍气机不相互连接,还有一个则是自身的情志疏泄异常,导致的气机阻滞。
下一篇:没有了